山东省电影家协会成立于1984年12月,原名中国电影家协会山东分会;1990 年 3 月,按照中国文联相关规定,更名为山东省电影家协会;是由山东省电影编剧、导演、表演、制片、摄影、录音、音乐、美术、剪辑等艺术家,电影评论家、电影教育家、电影实业家等广大电影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历届主席是:阎丰乐、薛寿先、辛显令、王汉平、于海丰、李九红(第七届);截止2020年底,注册会员708人,其中全国会员73人,协会编制3人。
山东省电影家协会是在山东省文联党组领导下由山东省电影艺术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电影界的桥梁和纽带。省影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履行“团结引导、联络组织、服务管理”的职能和责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和依靠全省广大电影工作者,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爱国为民、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为全面推进我省电影事业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几十年来,山东省电影家协会在电影创作、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品牌活动开展、电影志愿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硕果累累,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中国电影的最高奖——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和夏衍电影文学奖,以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的获奖名单中,都留下了山东影协会员闪光的名字。无论是五六十年代的《铁道游击队》、《苦菜花》、《丰收之后》、《三进山城》,还是七八十年代的《闪闪的红星》、《大刀记》、《车轮滚滚》、《红牡丹》、《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戴手铐的旅客》、《渔岛怒潮》、《高山下的花环》等,还有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上学路上》、《沂蒙六姐妹》、《日照好人》、《汶川重生》、《建党伟业》、《黄金时代》、《大圣归来》等,影响深远,家喻户晓。协会策划举办的“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初评”、“全国特型演员与领袖形象的塑造研讨会”、“第九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金凤凰奖’”、“中日电影文学剧作研讨会”、“电影艺术家看山东”、“与电影大师面对面”等国内外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型电影品牌活动,凝聚人心,振奋广大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使影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2008年发起并策划举办的以“青春梦想”为主题、培养青年电影人为主要目的的公益性品牌赛事——(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作为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每年举办一次,被广大青年誉为“青春的舞台,影像的盛宴”。中国影协副主席、著名导演黄建新、尹力,著名编剧王兴东,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李保田、王馥荔、温玉娟、孙淳、高明、卢奇、郭凯敏、岳红、英壮、石凉、王思懿;青年演员黄渤、范志博、黄晓明、姚晨、陶虹、倪虹洁、范雷、于月仙;著名导演冯小宁、贾樟柯、薛晓路、郑大圣、王小帅、韩延、文牧野、路阳等先后亲临现场,为选手加油助威。从首届至今,共有来自全国部分省市和海外学子近20万青年参与比赛,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影人脱颖而出,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导演文牧野,曾获得“第五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故事片一等奖和优秀导演奖。青年选手兰志强、李同等十多位选手也不负众望,先后参与了《大圣归来》、《我和我的祖国》、《暴裂无声》、《唐人街探案》、《大江大河》等20多部电影电视剧。(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已经成为山东电影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威海路2766号山东文化艺术大厦
邮编:250021